当前位置:首页 > 理论研究 > 特色定位

特色定位

以曾国藩治学精神培育优秀学生
发布时间:2018/3/26 0:00:00 已阅读:1115 次 上一篇 | 下一篇 | 返回列表

曾国藩学校成立于20008月,是一所含小学、初中、高中教育的寄宿制民办学校。现有校园面积190亩,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,87个教学班、4856名学生、326名教师。

办学以来,我们一直抱着如履薄冰的警惕,一直抱着如临天命大考的敬畏,孜孜不倦地办学。虽然学校在稳步发展,但我们仍时刻感觉到压力和风险。我们主要感到有三重压力:一是政府不断加大对公办教育的投入,公办教师工资和绩效工资大幅增加,“无皇粮而自给”的民办学校的办学成本相对提高;二是政府不断新建公办寄宿学校,创建省级合格学校,启动城区“化解大班额”工程,导致民办教育的相对竞争力减弱;三是公、民办学校教师因身份差异而导致退休后待遇悬殊,使得民办学校不少教师通过入编考试陆续进入了公办学校,引发民办学校教师队伍不稳定。

困则思变。怎么变?就是以自己的特色和质量以及服务应对变化,坚定必胜信念,把学校越办越好。我们学校应变的根本法宝就是以曾国藩治学精神,培育优秀学生,赢得学生、家长和社会的信赖。

坚持国学特色,实施成功教育

学校创办伊始,就坚定实施国学教育,推行养成教育、成功教育和素质教育。

首先突出国学教育特色。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,是中国近代化的发轫者,是儒家修身齐家、治国平天下的典范。学校以“办有灵魂的学校、育有底气的学生、做有思想的教师、当负责任的家长”为教育理想,借助“曾国藩”品牌,依托双峰耕读文化传统,增强学校的文化底蕴,让国学及儒家经典注入物质文化、寓于制度文化、融于精神文化、归于行为文化。全校师生共同学习《大学》、《论语》、《道德经》、《弟子规》和《曾文正公家书》。学校编印了《小学生读大学》、《中华经典100句》、《中华传统美德》校本教材,每日诵读15分钟,抓住孩子们心灵最纯净、记忆力最好的时期,读诵最有价值的中华文化经典,苦练背诵经典“童子功”,作终生受益的文化准备。

其次加强养成教育。魏书生说:“教育,就是培养良好习惯。”学校校训“有志有恒、心正文正”中的“有恒”二字,就是强调将优秀传统,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。

学校坚持每天“跑”、“读”、“写”三件事。“跑”,是每天跑操。绕文正山的校园道路周长750米,师生每天早晨和上午各跑两圈,每天3000米,强健体魄,磨练意志,增强了团队精神和秩序意识,师生乐在其中。“读”,是每天海量阅读。学校规定小学、初中、高中各部和各年级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,统一印发读书笔记本,安排时间阅读,并按规定作好读书笔记。学校每年举办读书节,引导师生扩大阅读,领悟“天下第一好事,还是读书”。“写”,就是写日记。曾国藩无一日间断写日记,学校统一印发日记本,要求师生向曾国藩学习,梳理当日,规划明日,反省自我。

学校还有每天“文明国藩人”日报新闻发布,每周文正讲坛大课,每月一次“教师学堂”学习,每期出一张校报,每年组织新生军训,每年举行“曾国藩教育思想”研讨会,每年一届科技艺术节、体育节、读书节,每年编一本教师手记等等,促使广大师生“有志有恒”。

坚持成功教育。社会上的人都说,曾国藩学校毕业的学生都特别自信。这种自信来自于学校坚信:每个孩子都是聪明的,只是聪明的方式不同而已。在这个信念下,学校积极开展励志教育和成功教育,精选了增强学生自信心、寻找学习成功感的六句语言:“天生我材必有用”,我要相信自己;“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”,我要依靠自己;“胜人者有力,自胜者强”,我要征服自己;“情商决定成败”,我要吃得苦、耐得烦、霸得蛮;“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,打得通的便是好汉”;“我是自己的太阳”,我要做最好的自己。每天让学生看到这六句话,激起学生“自强不息”的品质和“我能行”的自信。

每天每个班都让学生轮流上台发表自己采写的新闻,锻炼学生的胆量,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。学校多次现场会,都由学生接待来宾,充当小记者,让孩子们留下终生难忘的情感体验。早在2002年,在学校聘请外籍教师的欢迎会上,当时没有外请翻译老师,而是安排了两名初二学生做主持和英语翻译。现在,这两个学生,一个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毕业后留校,一个留学法国后参加了工作。他们说,就是当时的主持人兼翻译的体验,在内心播下了成才的种子,打下了成功人生的基础。

几年前,美国11位校长访问娄底市8所学校,唯一只有曾国藩学校将翻译和解说的工作,全部交由学生担任。孩子们落落大方的举止、流利标准的英语口语、高超的自我把握能力,让老外们直竖大拇指。

学校坚持曾文正公“扬善于公堂、规过于私室” 的教导,每一学期对三好学生、优秀干部、心正之星、文正之星、进步之星、校园吉尼斯创造者、文正奖学金获得者等等,都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。获奖的孩子在众人欣赏的目光中,戴大红花,走红地毯,走星光大道,荣耀和喜悦充溢校园。

坚持从最后一名抓起,实施优质教育

家长选择民办学校,是两方面因素造成的,一方面是对学校具有较高期望,希望民办学校提供特别优质和特别满意的教育。另一方面家长对问起孩子的管教孩子已力不从心,希望民办学校提供特别有能力和特别负责的老师,为家长服务,而这成了大多数家长送孩子进民办学校的主因。

“问题孩子”的学习兴趣不浓,学习习惯较差,学业成绩一般。较之于学习,他们更喜欢上网打游戏,而老师实施传统的满堂灌、填鸭式的教育方法,将加重孩子们的厌学情绪。如何转变这类学生,是学校要解决的首要问题。民办教育是面向市场的教育,市场不相信弱者。不能让问题学生获得上进,学校就无法生存。提高质量,是第一要务。

学校比较了山东杜郎口中学、河北衡水中学等地成功的经验,研究魏书生教育思想,结合曾国藩自我教育思想,提出了“自学反思”的课堂模式。“自学反思”,体现在“学思结合”上,孔子说,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”。如何“学”?重点在“自学”;如何“思”?重点在“反思”。

为充分调动学生“学”与“思”的积极性,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,让学生学会学习,学校首先培养能带动学生“学”与“思”的教师。学校组织行政人员和教师,先后到江苏洋思、山东杜郎口、河北衡水、辽宁盘锦、河南永威、长沙长郡、岳阳许市等名校学习,坚持校本培训和“师徒结对”,坚持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和在线学习,坚持集体备课,坚持从起始年级和起始科目抓起,坚持“从最后一名抓起”。通过几年的实践,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丰硕成果。2010年暑假,学校教师为主编写的七至九年级共22册《曾国藩学案》,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,在全县初中学校免费发行。学校“自学反思”模式教学经验,为区域性推进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,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。

坚持潜能培养,实施个性化教育

邓小平同志强调领导干部要当好“后勤部长”,说“领导就是服务”,其主旨就是要“少讲空话,多干实事”。曾国藩学校要求学校领导真诚善待教师,切实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,提高他们的福利待遇,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。学校老师要真诚关爱学生,竭力为学生服务,坚信“每个孩子都聪明”,坚守“每个学生都重要”,坚持“理解学生,教在心灵”,决不排斥和打击“差生”。

个性化教育、一对一辅导、个别咨询和量身定做学习计划等教育方式,符合教育市场的多样化选择,符合人性本质。学校关注学生的多元选择和多元需求,针对有奥赛培训、艺术特长、作文爱好、小科技制作、学科短板补课等不同兴趣的学生,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,分类分组实施个性化教育。将全学期长期留校的121名同学,一对一责任到老师,切实做到“一帮一”个性化服务。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日益高涨,学习潜能得到发掘,成长迅速。学校不断完善田径场、足球场等体育设施,加强体育馆、艺术馆、科学馆、图书馆和曾国藩家教馆“校园五馆”的建设,完善基础设施,为推进个性化教育,作好物质准备。

曾国藩的治学精神,就是永远追求卓越的精神。我们将永不停歇地以曾国藩治学精神作指导,推进优质教育,施行有效教学,让学生学会学习,愉快学习,并学会做人,以此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,扩大影响力,从而更具吸引力。   曾国藩学校董事长兼校长  李润良 

来源  湖南省民办教育杂志

编辑  周丹


湖南省民办教育协会网站 版权所有 湘ICP备18007023号-1
湖南中虎网络提供技术支持

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八一路417号

0731-82561769 / 8441184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