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热点聚焦

热点聚焦

这届“湘超”有个“同升湖23人名单”
发布时间:2025/10/21 15:58:06 已阅读:961 次 上一篇 | 下一篇 | 返回列表

带球突破、精准传切、临门一脚……当2025湖南省足球联赛(“湘超”联赛)的哨声响起,绿茵场上,有多张“同升湖面孔”格外耀眼。这些从长沙市同升湖高级中学走出的奔跑者,不仅在省级足球赛事中绽放光彩,更生动诠释了学校“特长生就是优生”的办学理念。截至目前,长沙市同升湖高级中学已有23位师生走上“湘超”赛场。

同升湖小将鲍锦荣(中)在2025“湘超”联赛中效力于郴州队。

    提供全方位呵护,生活有温度学业有帮扶
 “他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。”长沙市同升湖高级中学生活老师刘中芳谈及这些踢进“湘超”的学生,满脸欣慰。在她的记忆里,缝补训练服是常有的事——足球训练强度大,孩子们的衣服容易扯破,她便一针一线细细缝补;知道有训练晚归吃不上饭的孩子,她会提前备好热乎饭菜;天气晴好时,她和其他生活老师会帮孩子们晾晒被子,夜晚查寝时还会细心为他们掖好被角。
    生活上的悉心照料之外,刘中芳更注重用榜样力量激励学生。她常讲述2013届校友苦学一年考入北京体育大学的励志故事,让孩子们深受触动。2025届毕业生曹俊韩就是其中之一,每天训练结束返回寝室,当其他同学休息时,他仍坚持拉伸、压腿;每周寝室大扫除,他总是主动牵头,把寝室收拾得窗明几净,自己的被子更是叠得像豆腐块一般规整;训练间隙,他还总捧着书本钻研。今年高考,他顺利“上岸”。值得一提的是,曹俊韩与原为同升湖高级中学教练的邓子豪在此次“湘超”中分别效力郴州队和长沙队,上演了一场精彩的“师徒对战”。
    在刘中芳眼中,像曹俊韩这样的优秀学子很多,与他同班的肖光鑫既踢“湘超”又考入北京体育大学,鲍锦荣、贺鹏润、李逸哲等也表现突出,“盼着未来他们能收获更好的成绩”。

2024年初,同升湖高级中学足球队在2024湖南省足球协会青少年锦标赛男子甲组比赛中荣获冠军。

    苦练中兼顾学业,以执着上赛场闯名校
 “不懂就问,别不好意思。”这是文化老师刘倩常对学生们说的话。为了让体育生们兼顾学业,她费了不少心思:每次考试后,主动找学生面批试卷,针对性分析问题;根据学生基础差异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,补充专项练习;对背诵默写内容逐个过关,课堂上采用随机抽取与同学推荐结合的点名方式,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被重视。
    中专学历起步的肖光鑫,正是在这样的培育下实现逆袭。课堂上,他紧盯教学节奏;课后,他总围着老师追问疑点,不肯放过任何模糊之处;晚自习后,教室渐空,他仍埋首演算数学题,常常坚持到深夜11时。这份执着最终让他叩开了北京体育大学的大门。“湘超”衡阳队守门员朱皓麟的经历同样励志,首战高考因文化课失利陷入迷茫的他,在老师同学与家人的鼓励下重拾勇气。复读一年里,他沉下心攻克薄弱项,数学成绩实现质的飞跃,更带动全班形成钻研数学的浓厚氛围。“看着他们从懵懂少年成长为品学兼优的学子,我打心底为他们骄傲。”刘倩说。
    “今天的成绩,全是练出来、苦出来的!”作为班主任兼体育教练,卢璐的话语里满是感慨与心疼。他介绍,球队实行每天两训制,无论严寒酷暑,孩子们都铆足劲训练,从没人叫苦叫累。教练团队同样全力以赴,每天提前抵达场地摆放器材,风雨无阻。为形成家校共育合力,球队还实行打卡制,训练结束后集体拍照发至家长群。在多方督促下,不少孩子主动加练,教练们也放弃休息时间全程陪同补训,去年腊月二十七放假,今年正月初四就重返训练场。
    训练难免受伤,但孩子们都秉持“轻伤不下火线”的信念。曹俊韩受伤时,因担心耽误学习训练进度,急得寝食难安。卢璐和教练团队一边耐心安抚,一边为他量身定制方案:要么集中补文化课,要么前往健身房强化核心力量。考前一个多月的集训期,孩子们更是拼尽全力,踢准、绕杆等基础动作反复打磨,一天踢几百个球成为常态,球衣湿了又干、干了又湿,正是这份坚持换来了赛场上的优异表现。
    特长生亦是优生,解锁育人新范式
    学子们的亮眼成绩,源于同升湖高级中学“特长生就是优生”的特色办学理念。2024年初,学校足球队在2024湖南省足球协会青少年锦标赛男子甲组比赛中斩获冠军,引发社会各界关注。在学校的办学蓝图中,“体育特色”绝非单纯的技能训练,而是“育全面发展优生”的重要载体。学校不仅配备了标准化足球场、专业训练器材等完善设施,更组建了资深教练与专职教师构成的“双师团队”,为特长生打造从训练到学习的“全链条保障”。
  针对体育特长生的特点,学校实行“一人一策”培养模式:将晨训、晚训时间与文化课错开,确保训练学习两不误;组建文化单招班,文化课老师定期为特长生补课答疑,不让任何一人在学业上掉队。同时,学校每年举办校园足球联赛、体育文化节等活动,让特长生在竞技中锤炼团队意识、在展示中增强自信,实现“体育      技能”与“综合素质”的双向提升。这一理念打破了人们“特长生重体育轻文化”的刻板印象,多年来,学校培养的体育特长生不仅在省级、国家级赛事中屡获佳绩,更有大批学子凭借“体育+文化”双优成绩,考入北京体育大学、同济大学、中南大学等知名高校。
    从校园赛场到省级联赛,从懵懂少年到专业球员,长沙市同升湖高级中学用特色办学实践,彰显了“体育育人”的无限可能。如今,学校引入先进训练理念优化课程设置,构建起层次分明、品类多元的体育特色教育体系,足球、田径、武术等特色班级蓬勃发展,为更多有体育天赋的孩子指明成长方向。

来源:长沙晚报

湖南省民办教育协会网站 版权所有 湘ICP备18007023号-1
湖南中虎网络提供技术支持

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八一路417号

0731-82561769 / 8441184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