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理论研究 > 特色定位

特色定位

现代学校制度下,家长不一样的参与
发布时间:2018/7/12 0:00:00 已阅读:444 次 上一篇 | 下一篇 | 返回列表



家长学校开课。 朱习 摄


  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,学校被视为一个开放的组织,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来构建校内制度和校外制度,强调家校双方在制度构建和发展中的作用。因此,学校自身在家庭教育中的指导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。
  作为珠海市在校学生人数最多的一所公办小学,我校现有教学班级65个、学生3411人,家长们构成了一支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且堪称过万的家长学员队伍。我校于2015年4月获得“全国优秀家长学校”称号。
  定位:基于现代学校制度的家长学校
  这个定位包括两个层面。首先,现代学校制度下的家长学校是基于学校的家长学校;其次,现代学校制度下的家长学校,强调学校与家长学校都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,二者共同承担教育的职责。
  我校着重构建了三大办学机制。一是构建决策机构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(以下简称校委会),校长、副校长,德育处、教务处、办公室、家长委员会、工会、少先队、社区等方面负责人, 年级主任、班主任和心理老师等教师代表都参与进来;二是着眼大事,规范决策内容;三是上下结合规范决策程序,凡需校委会决策的大事, 必须遵循这样的程序: 校委会拿出初步意见→各委员带着初步意见向家长学员代表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→校委会发挥集体智慧针对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分析,权衡利弊,最后决策付诸实施。
  学校建立了两教协调的资源共享机制。两教,是指家长学校的成人教育与中小学未成年教育;共享,包括理念资源、人力资源。
  我们还有针对问题的优化培训机制。通过调查,发现三方面突出问题。一是家校冲突背后的观念之错:一年级家长曾在2012年为孩子午休问题拉横幅在校门口示威,诉求是学校应该提供早午餐和午休床位服务。全校3000多名学生中有一半以上属积分入学,家长忙于打工生计,希望学校提供生活服务,认为教育就是把孩子放进学校,由学校搞定一切事情。二是单亲家庭的缺失之痛:经济困窘、生活无序、情感缺失,成为单亲家庭的孩子最突出的问题。三是特殊儿童的融合之难:特殊学生的家长与接纳特殊学生班级的正常学生家长,都需要学习相关知识。家长学校对此做精准调查分析,提供优化的家长课程。
  特色:开放与变革的家长课堂
  家长学校的发展,要考虑到家长学校对象的特殊性:不能指望家长们花费过多时间精力去学习,也绝不能指望通过各种手段将“家庭教育”的知识灌输给家长。我校致力于将开放与变革体现在每次的家长课堂上。
  孩子要开学,父母先上课。每年8月最后一天,我校家长学校都为一年级新生家长隆重开课,由校长亲自主讲。600位家长,报告厅却只有300个座位,校长会分两场讲授。从学校发展历史、办学理念、课程特色,讲到给家长的十条建议,这些建议包括:请您相信,世界上绝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特而又普通的孩子;请您理解,作为家长,您肩上教育的担子跟老师一样重;请尽您所能,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;请您思考,您是什么样的人,您的孩子就会是什么样的人;请您注意,在孩子面前维护老师的形象;请您抽出时间,及时、经常与老师保持联系,等等。随后家长再回到班级课堂继续学习。家长们的反馈让人感动,让人确信家长学校的课程学习是多么的有必要,有价值。
  除了传统的讲授式,我们更注重革新。2017年春,二年级班主任决定做“会议流程改造师”,让一言堂式的家长课堂彻底变样。班主任们集体研讨授课内容,制订了授课计划,以晏愫霞老师的授课为例:问卷调查——在教育孩子方面,自己做得比较成功的有哪些方面?存在哪些困惑?投票聚焦——从问卷中选取7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发起网络投票活动,每位家长“七选四”勾出自己想解决的问题,作为班级家长课堂的授课内容。制订授课方案——晏老师经过反复思考并与同伴讨论,确定授课目标,提出几个典型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案。引导式授课——组织家长破冰游戏,最后家长们对长达两三个小时的参与式课堂学习做出小结。收集反馈意见——许多家长当晚就发了朋友圈,晒出参与学习的照片,发表感言,表达感谢。
  我们还有隐性的家长课堂,即在学生成长课程中植入家长的课程。例如:一年级主题统整课程,第一课就是家长带孩子访问学校;四年级主题统整课程第五课是“感恩的信”,要求孩子给父母写一封表达感谢的信,并要求父母给孩子写一封回信;六年级主题统整课程第六课是“我爱我家”,要求学生策划一次有意义的家庭活动,由孩子与家长商定活动主题、活动内容,由孩子给家庭成员分工,共同拍下活动的照片,最后请家长完成对本次活动的评价。这些不同年龄阶段的成长课程是为学生设计的,同时也巧妙地安排了家长参与的机会和空间。
  每年9—10月,是我校的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月。家长学校根据这一主题,开展了对部分学生家长的送课上门活动。如二年级7班的凌金清老师观察到常歆淼一直非常胆小内向,做事非常慢,于是设计好送课上门,给家长带去建议。家长实践后将改进的情况反馈给凌老师,凌老师也不断将孩子在学校的进步反馈给家长,鼓励家长改进家庭教育的方法。
  思考:家长学校的发展与创新
  我们也注意到,有的家长对市场上高收费的亲子指导课程趋之若鹜,而对家长学校免费的规定课程却兴趣不浓。毫无疑问,要办好家长学校,应通过课程专业化建设、提高教学效果、师资队伍专业培训和研究破解家庭教育的难题等措施,切实提高家长学校的办学质量问题。
  而现代学校制度下的家长学校,更应树立现代教育观念,突破传统家长学校的形态,为其建设一套更加开放、更加强调协同发展的教育系统。在学校的家长学校之外,我们期待看到全市范围基于网络、基于社区的家长学校,更期待以协同教育的理念统筹家长教育的建设,加强各类家长学校之间的对话联系,形成政府、学校、社会合力的家长教育系统。我们期待在未来的家长学校建设中,政府提供政策指导和资金支持,学校提供紧密的家校联系,社会提供专家指导和技术支持,以学校家长教育活动为主要实践阵地,依托网络平台来实现终身学习,并结合社区居委会的宣传力量,各司其职又相互促进,形成家长教育的最大化效果。

(作者:余志君,系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实验学校校长)

《中国教育报》2018年07月11日第7版 版名:校长周刊·实务

责任编辑 胜利

湖南省民办教育协会网站 版权所有 湘ICP备18007023号-1
湖南中虎网络提供技术支持

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八一路417号

0731-82561769 / 84411848